法国当地时间4月15日下午6:50左右,巴黎圣母院遭遇了一起重大火灾。虽然现在大火已经被扑灭,但也让这座美丽的哥特式建筑,伤痕累累满是疮痍。法国方面已经表示将全力重建巴黎圣母院,整个修复过程可能长达十数年。
巴黎圣母院,始建于1163年,在1345年完工,拥有850多年历史,是欧洲历史上第一座完全哥德式的教堂,也是巴黎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古迹和世界遗产之一。这一次的大火,烧毁了巴黎圣母院标志性的尖塔以及约三分之二的屋顶,所幸建筑的主体结构未被烧毁,两座举世闻名的钟楼得到了保存,许多文物也没有焚毁。这一次的大火让人倍感心痛,同时也给世界各国的文物保存敲响了警钟。
那么对于文物的保存我们又能做到什么呢?
数字化技术会是一个错的选择。通过摄影测量技术和数字扫描技术等方法,将古建筑和历史文物数字化,保存他们的数字信息。这样,不但能长久的将文武保存在互联网内,同时,可以提供完整的三维立体模型,方便随时参观,对于文物的修复也有一定的帮助。其实,早些年就已经有一些机构开始对巴黎圣母院进行3D数字化工作,比如由哥伦比亚大学 Stephen Murray教授和瓦萨学院Andrew Tallon教授发起的Mapping Gothic France 项目,将包括巴黎圣母院在内的众多哥特式建筑进行了系统的数字化保存,人们可以在其网站上看到巴黎圣母院外部的,内部的,整体的,细节的等各种图片模型。这些数字模型可以为巴黎圣母院的修复工作提供不错的帮助。
Mapping Gothic France拍摄的巴黎圣母院图片
在国内也有许多团队在为历史文物的保存工作不懈努力着。例如,敦煌研究院在2016年发布了敦煌石窟30个经典洞窟的高清数字化内容,在网上还有洞窟的三维立体呈现;中国“侣行”团队利用3D激光技术扫描乌尔古城,还用建筑投影还原巴米扬大学;北京故宫博物院还曾推出“故宫陶瓷馆”APP,将文物的三维信息,通过手机呈现给大家。此外,国际上,像Google Arts&Culture、CyArk等机构也在为全世界文物古迹的数字化存档努力着。这些团队机构运用3D激光建模技术,超高清摄影,航拍遥感,景摄影测量,数字扫描等技术手段,最大限度的将建筑、字画、器皿等文物的数字信息保留下来。
嘉兴超维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航拍设备:ARC524
嘉兴超维运用航拍技术拍摄上海明珠塔三维立体模型
激光雷达传感器,可用于激光测绘等应用
VR3D人像三维成像系统,留住人物美好时光
VR3D物件三维成像系统,保存物体三维信息
PBR表面材质重构技术,让物体三维模型更加真实
超高分辨率3D建模,实现细微物体的三维立体模型
360°全景相机,室内布局拍摄最佳选择
尽管数字化的文物不能取代原来的实物,三维模型也无法体现那些历史遗物的质感和厚重感,但是就像存在在游戏《刺客信条:大革命》中的那座巴黎圣母院,它可能不是完美的,但是它很完整。在我们细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,建立文物的三维数字信息模型,让这些美丽的历史文物,更长久的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。
《刺客信条:大革命》中的巴黎圣母院